如果你在三餐之外吃很多零食,可能是因为饿了,也可能是因为无聊或压力大。若你因为无聊而吃东西,别担心,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这样。不过,因无聊或压力大而吃太多零食会导致糖尿病、肥胖、心脏病等其他疾病。[1] 多吃零食不是个好习惯,对健康无益。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培养健康的好习惯,抵制因无聊而吃零食的冲动。
编辑该部分步骤
编辑该部分评估你的饮食习惯
- 记饮食日记。这能让你了解每天摄入的食物,提高你对饮食的关注度,从而帮助你控制饮食习惯。[2]
- 在日记里记下每一样你吃的或喝的食品。能标明卡路里则最佳。可以用本子来记,也可以用手机或电脑。贵在坚持。
- 写明饮食的时间和分量。比如:早上9:45,2把巧克力豆。
- 写明你吃东西时在做什么,以及你的感受。比如:早上9:45,2把巧克力豆。在书桌前上网时吃的,感觉工作压力大。
- 每周回顾一次饮食日记。记了一周后,回头看一遍。找找规律。比如,你吃零食时是不是处于悲伤或紧张的情绪中?你吃零食时常做什么事情?
- 关注区别。比如,你发现上班时多吃零食,傍晚在家时少吃零食,那可能是因为你觉得工作没动力。也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,吃零食成了压力的外在表现形式。
- 归纳你的饮食习惯。无聊时你喜欢吃什么?很多人在不安、无聊或紧张时喜欢吃油腻的、甜的或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。[3]
- 如果你倾向于吃身边顺手拿到的东西,那么以后就只买健康的零食。如果你倾向于上班或上学时去自动贩卖机买东西,试着随身携带一包健康零食,抑制你走向自动贩卖机的欲望。
- 外食后你会感觉更好?更有活力?还是觉得更累?
- 了解你的触发点。在人的身体不饿的情况下,很多因素会触发人们的进食欲望。有些是情绪方面的,如无聊或焦虑。有些和情境相关。比如,有些人看电视时多吃零食。可能他们觉得看电影就应该吃爆米花、喝汽水。可能你在聚会时会吃很多。可能你吃了一个甜甜圈后忍不住再吃几个。不管你的触发点是什么,首先要了解它们,才能避免乱吃零食。
- 衡量你摄入的水分。研究表明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渴,[6] 他们可能会把渴和饿的感受混淆。多喝水能减弱吃零食的欲望。[7]
- 高度焦虑会导致口渴。[8]
编辑该部分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
- 学会判断自己什么时候是真的饿。很多人以为自己饿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饿。[9]你可以使用一些办法来帮助自己判断。[10]
- 想一想上一次进食是什么时候。人体进食后大约过90分钟会感觉饿,如果你在2-3小时内吃过东西,你应该并不是真饿。不过,运动员或做体力劳动的人例外。
- 给自己的饥饿程度评级,1级表示很饱,10级表示不吃会死。一开始你也许评得不准确,但是有评级的意识就是好的。
- 留意身体饥饿的信号。肚子叫、头疼、虚弱、疲劳表明你该吃东西了。[11]
- 判断自己是饿还是馋。很多时候,你想吃巧克力、马卡龙或奶酪,可能你只是想尝到那种特定的味道。
- 换个角度看待你的饮食。研究表明你对食物的看法会影响到你的饥饿程度。等量的汤和饮料,人们会觉得汤比饮料吃了饱。[12] 若你把你吃的东西想成正餐而不是零食,你会感觉饱一点。[13]
- 把你要吃的东西(包括零食)放在一个盘子里,这能避免随手拿起就吃。使用小盘子还能帮你控制进食分量。[14]
- 按时吃零食能减少吃零食的量。在每天的指定时间吃零食,你会更清楚自己吃了多少。
- 选择饱腹的食物。如果你三餐之间吃得多,你应该在三餐中添加饱腹的食物。[15]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,如水果、蔬菜和全麦食品,能延长饱腹感。[16]
- 含水量高的食物,如蔬菜水果,也能让你饱腹。三餐多添加些此类食物。如果你就想吃零食,就用一把胡萝卜代替薯条。30克胡萝卜含25卡路里,而30克薯条含150卡路里。
- 吃早餐。如果你常用咖啡来代替健康的早餐,你该重新想想了。很多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在其他时候会吃更多。他们更可能吃不健康的零食,如高脂高糖的。[17]
- 低糖高蛋白的早餐会让你整天精力充沛,不容易饿。
- 早餐能帮助你集中注意力,提高工作效率。[18] 因为无聊是由于注意力不集中,而健康规律的早餐能防止无聊。
- 慢慢吃,好好品味。进食后,大脑需要20分钟才会感觉饱。如果你吃饭或吃零食速度很快,你很可能多吃,因为大脑反应跟不上嘴巴的速度。[19]
- 当你想吃巧克力时,买最小的,只吃一块。研究表明,同样的食物,少量和大量产生的满足感是一样的。[20]
- 把零食放在视线外。零食放在可以看到拿到的地方就容易吃多。[21] 即使是放在隔壁房间,你需要站起来走到另一个房间去拿,这样也能减少吃零食的可能性。
编辑该部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
- 做创新的事。这能使你更擅长解决问题。[22]感到无聊的时候,转移自己的注意力,去做些有创意的事情。
- 比如,在你无聊时,可以想一个物体,列出它的用途。还可以玩益智游戏。
- 让双手忙起来。美甲、针线活或者编织。如果你正好玩乐器,就多练习一下吧。要是你做美甲,手也得晾干,其间就不能吃零食啦。
- 只要能抑制你吃零食的冲动的活动都是有益的。你可以重新想想究竟是真饿还是因为无聊才想吃东西。[23]
- 多和朋友相处。觉得生活没意义就会无聊。一旦无聊,你就会变得很消极、没有动力,无法投入到现实环境中。和朋友多一点社交,少一点无聊。[24]
- 锻炼。锻炼会让身体释放安多芬,它会让人身心愉快。去走走、锻炼一下,改善心情增加活力。把时间花在锻炼上,就不会总想着吃零食了。[27]
编辑该部分了解无聊和压力
- 了解无聊的原因。在食品店排队或堵车都是造成无聊的常见原因。[28] 做重复的工作,缺少和他人的交流也会无聊。[29] 一般来说,按时间计数的工作比按绩效计数的工作无聊。反馈少、回报不稳定的工作也会无聊。
- 比如,不管你驾驶技术多高明,遇到堵车时也别无他法。只能被动地等待道路通畅。你也不清楚什么时候能通,10分钟或者两小时。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无聊,因为你就算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,而且不知道何时会有回报。
- 人们做有挑战性但通过努力仍能完成的事情时最有满足感。他们有成功的希望,在努力过程中能得到一定的回报,这样就不会无聊。[30]
- 有些人在特定场合下无聊,场合因人而异。
- 关注你的身体。人在无聊时身体和头的姿势都会改变,比如倚靠在椅子里,垂头丧气。还可能会睁不开眼睛,感觉很困。[31]
- 有些人无聊时反应急躁。如踱步、晃腿或用手指敲打物体。[32]
- 了解无聊的具体感受。无聊不只是没事可做。人们通常在想要激励而不得的情况下感觉无聊。无聊是对自己无法参与的不满。[33]
- 如果你无法和身边的事物建立联系,就算在激励性很强的环境下也会无聊。比如,你参加一个鸡尾酒会,但一个人也不认识,那么就算活动很丰富也会无聊。
- 研究表明无聊有多个组成部分。当你难以关注内部信息(个人想法、感受)或外部信息(身边发生的事情)时,你就会无聊。你需要这些信息,只有亲自参与才能有满足感,才能不无聊。[34]
- 一旦意识到自己注意力不集中,就要找原因。
- 也许你无聊是因为推卸责任。比如,你说"我没事做所以无聊。"其实你有事做,是你自己没想到去做。
- 了解压力。有人以为压力就是无聊。压力和无聊有相似之处,但不完全相同。如果你觉得急躁易怒,犹豫不决或无法集中注意力,那是压力大的表现。[35]
- 了解拖延症。若你担心自己所做的事无法成功,你很可能会拖延。[38] 拖延症常来自工作压力,害怕自己做得不如他人好。[39] 假如你一直拖延应该做的事情,你就会吃零食来转移注意力。上面说过记饮食日记,通过记录你会发现有时吃零食和拖延有关。
编辑该部分小提示
- 培养兴趣爱好。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,着手去做。
- 若你仍不能合理安排饮食,可以咨询营养学家,制定适合自己需求的饮食计划。每个人都会需要专业指导。
- 三餐之间嚼口香糖,让嘴巴忙起来,防止吃零食。
- 节食有度。平时过于节制的人一旦开吃则会吃更多。
- 如果肥胖较为严重,应该看医生。
- 除了嚼口香糖,锻炼是控制饮食的更好办法。
编辑该部分警告
- 如果你无法控制饮食,而且吃完东西并不能带来满足感,你可能得了饮食混乱症。这时需要咨询医生和心理专家,请他们帮忙分析你的饮食习惯。
编辑该部分来源和引文
Cite error <ref> tags exist, but no <references/> tag was found
- $2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